凉山疾控健康提示
外地来返凉人员实行“入川即检”“入凉即报”
新增重点关注地区6地
(2022年7月25日)
新增重点关注地区6地
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;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;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,惠州市博罗县;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;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。
✧7月24日0-24时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1例(四川34例,甘肃24例,广西22例,广东11例,上海3例,安徽2例,山东2例,河南2例,北京1例),含3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(四川19例,甘肃14例,广西4例,安徽1例,广东1例)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79例(甘肃284例,广西210例,上海15例,河南13例,广东13例,山东11例,四川11例,云南9例,天津4例,安徽3例,江西3例,江苏1例,重庆1例,新疆1例)。
重要提醒
省内重点地区来返凉人员请主动报备
✦我省“7·15”关联疫情经病毒基因测序属VOC/Omicron BA.2.12.1变异株(即BG.2进化分支),波及成都、眉山、乐山三市。我省“7·20”关联疫情经病毒基因测序属VOC/Omicron BA.2.38变异株,与省外疫情高度同源,已波及广元、遂宁、成都三市。两起疫情均呈现传播能力强、传播速度快的特点。请公众高度重视个人防护、保持个人卫生、避免人群聚集。在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人员密集的露天场所时要科学规范佩戴,口罩被汗水浸湿后应及时更换。在使用空调的同时需注意通风换气,每日开窗通风2到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
✦为严防输入风险,各单位、各行业、各县(市、区)要立即对7月9日以来有成都市锦江区、武侯区、天府新区、成华区、青羊区、龙泉驿区、高新区、新都区、金牛区、崇州市、温江区、东部新区、新津区、彭州市,7月13日以来有眉山市洪雅县,乐山市市中区,7月14日以来有眉山市仁寿县,7月18日以来有遂宁市船山区、经开区、河东新区及高新区,7月19日以来有广元市青川县、成都市邛崃市,7月21日以来有成都市都江堰市、大邑县、蒲江县、金堂县,雅安市雨城区、名山区旅居史的人员进行排查,并分类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。
1.对高风险区返回的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,在集中隔离的第1、2、3、5、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。
2.对中风险区返回或与病例轨迹重合的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,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、4、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。
3.对成都市锦江区、武侯区、成华区、青羊区、龙泉驿区、高新区、新都区、金牛区、邛崃市及眉山市洪雅县其他地区来返凉人员实施3天2检,并做好健康监测,第2检结果未出之前不聚集、不外出。
4.对暂未划定风险区域,但有病例报告或病例活动轨迹的成都市东部新区、新津区、彭州市、都江堰市、大邑县、蒲江县、金堂县、温江区、崇州市、天府新区和乐山市市中区,遂宁市船山区、经开区、河东新区及高新区,雅安市雨城区、名山区,广元市青川县、眉山市仁寿县来(返)凉人员实施3天2检,第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自由流动。
5.自7月18日起对所有成都市来返凉人员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,如无核酸阴性证明,在抵凉后24小时内主动开展1次核酸检测。
以上排查管控措施,我们将根据疫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。公众要密切关注成都市、乐山市、眉山市、遂宁市、广元市疫情相关动态和病例轨迹,主动查看是否到过疫情相关地区,是否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。如有上述情况,请做好个人防护,立即向所在社区(村)、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,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。
截至7月24日18时,全省共有58个高风险区,67个中风险区,10个低风险区。
(如下图)
关注疫情动态
主动报备测核酸
省外或省内疫情发生地区来(返)凉人员请提前3天主动向所在村(社区)、单位和入住酒店报备,群众可通过“来返凉人员报备”微信小程序或电话向所在社区(村)提前报备,积极配合所在社区(村)做好疫情防控措施。
不主动申报、刻意隐瞒信息或拒绝接受隔离医学观察,造成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等有关规定,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。
最新来返(凉)政策
●保障来(返)凉人员有序流动
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(返)凉人员,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,在集中隔离第1、2、3、5、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;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。
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来(返)凉人员,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,在居家隔离第1、4、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;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,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;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。
对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,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,并做好健康监测。
与病例轨迹有交集的涉疫场所暴露人员,根据风险大小分类实施集中隔离、居家隔离、居家健康监测、3天2检等隔离管控措施。
●落实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
民宿、网约房、酒吧、歌舞厅、洗浴场所、棋牌室(麻将馆)、网吧、电子游艺厅、密室逃脱、剧本杀、KTV、演艺场所等十二类重点场所要严格查验健康码,发现健康码异常(红码、黄码、弹窗)人员,应限制其进入上述重点场所(弹窗人员可进入民宿、网约房),并第一时间报告所在社区(村)。旅游景区、公共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影院剧场等文旅场所和交通场站、商场超市、宾馆酒店、农贸市场、宗教寺庙、餐饮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均要严格落实戴口罩、测温、亮码和扫码通行要求,以及通风换气、清洁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。
●优化入境人员管理措施
对入境人员实施“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+3天居家健康监测”管理措施,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、2、3、5、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。解除集中隔离后应“点对点”闭环返回至居住地,实施居家健康监测。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做好核酸检测、体温和症状监测,不外出,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,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●持续开展多点监测预警
按照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》《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(第六版)》的要求,全面加强风险人群监测工作。与入境人员、物品、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职业人员(如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企业一线人员,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,海关等其他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等)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。人员密集、接触人员频繁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(如装修装卸服务、快递外卖、交通运输服务、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)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。常态化下,学校和托幼机构、养老院、精神卫生机构、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,监管场所、生产车间、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,应做好相关人员症状监测;引导所有来(返)川人员入川后做好3天2次免费核酸检测。
专家提醒
●关注疫情防控提醒短信和健康码变化
暑假期间人员流动大,疫情传播风险高,要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病例报告地区旅行或出差,外出游玩时要关注目的地防疫政策,加强个人防护意识。
●牢记防疫 “三件套”、 “五还要”
日常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、做好个人卫生、保持社交距离“防疫三件套”,牢记“口罩还要戴、社交距离还要留、咳嗽喷嚏还要遮、双手还要经常洗、窗户还要尽量开”。
●尽量减少网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冷链食品
新冠肺炎病毒可在低温下长时间存活,近日北京再现因网购冷链物品而感染的病例,因此,广大市民朋友尽量减少网购疫情高发期国家和地区的冷链食品,可以选择正规的市场和超市购买,避免手直接接触;收到境外商品快递时,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,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;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,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,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,如需拿回家中,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%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;处理完后要认真清洗双手,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、眼、鼻;食用冷链食品前后都要注意手部卫生,保持冰箱和用具的卫生清洁。
温馨提示
不前往涉疫地区。市民朋友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,不出境、不出省,尤其是不前往有病例报告的城市。外省旅游、出差归来后,建议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,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等不适症状时,立即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。
主动接种新冠疫苗。符合条件的市民应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。我市已全面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工作,请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间隔达6个月的市民,及时就近进行新冠疫苗加强接种,共同筑牢全民免疫屏障。
落实健康生活方式。自觉养成“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少聚集、一米线”等文明健康好习惯,不扎堆、不聚集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。出入公共场所时,积极配合测量体温,戴口罩,查验健康码、行程卡等防控措施。